•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省赛铜奖师姐独家分享:职业规划秘籍大公开!

时间:2025-03-28 浏览量:


汲取榜样力量,吹响向阳之歌。一代代护理学子怀揣梦想,从校园奔赴社会,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绽放光芒。他们如同璀璨星辰,为后来者指引方向。为帮助护理学子明晰学业规划、勾勒职业蓝图,“奋斗护理人”系列再度启航,带你走近优秀前辈,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汲取前行力量!

本期,我们访谈了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广东省分赛中获得就业赛道铜奖的付嘉琦师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故事,学习她的经验,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



大赛介绍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广东省分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采用校赛、省复赛、省决赛三级赛制,分成长赛道、就业赛道两个赛道。大赛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成才观和择业就业观,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引导毕业生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主动参与“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有关活动,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主动求职及早就业,让更多大学生在时代浪潮中找准坐标、赢得未来。



付嘉琦2024级护理学研究生

本科期间曾任共青团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委员会副书记、护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在任职期间尽职尽责,协助护理团委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学习成绩优秀,综测排名连续两年年级第一,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综合奖学金一等奖、王老吉学业优秀奖学金、“一方制药”优秀学生奖学金、校级优秀共青团员、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和优秀青马学员等荣誉。



Q1:师姐参加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契机是什么?是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的?

说起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其实一开始是被“推”着报名的(笑),记得那时候还是大二,起初自己只是想让自己大学多一点比赛的经历参加,但随着比赛材料的撰写与制作,认真思考后发现,这恰好是一个梳理自己职业理想的好机会。

我高中的时候家人患癌,晚期只能卧床长期住院,癌症对身心造成的伤害,让我埋下了成为一名护士的种子。后来在医院实习时,看到许多失能老人缺乏系统照护,西医虽能解决急症,但长期调养却需要中医的温和介入。那一刻突然意识到,如果能将中医的“整体观”融入现代长期照护体系,或许能真正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这种“被需要感”让我确定了方向。

Q2:备赛过程中,是如何设计职业规划方案的?是否参考了行业调研、实习经历或导师建议?

我的方案其实就像拼图一样慢慢完整的:在实习时,发现不管是护士还是护工阿姨,仅掌握基础护理技能,缺少中医养生理念;而在撰写比赛材料时,研究过《“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文件中明确提到“推动中医特色医养结合”,这是目前护理与照护行业发展的热门趋势;同时,导师提醒我关注“社区长期照护、中医适宜技术下沉社区、医院免陪护”等的社会趋势;以上种种,我发现现在既懂长期护理又通中医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缺口极大;而我们的专业特色又恰好是中医护理,两者吻合——这些碎片最终拼成了“长期照护师”的职业定位。


Q3:在参加比赛时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的?

最大的挑战是将展示材料有温度的传递给评委与观众,相信很多能够参加比赛的同学们一定有自己不同于常人的突出点。而现场比赛则需要你能够通过你的材料,让观看者实实在在感受到那个特别的你,你的展示材料再好,照本宣科地念PPT也不会有很好的比赛效果。

比赛前夕,我一直在想如何将汇报材料与我现场的汇报风格相结合,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呢?我先去观看往届比赛中医护赛道相关参赛者的现场汇报,再对着镜子进行练习,最后将自己整个汇报进行录制复盘,把自己转换成观众的角色去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足,把握住最佳的汇报状态进入到比赛现场。


Q4:比赛中印象最深刻的环节或评委提问是什么?师姐是如何应对的?

比赛时有位评委犀利提问:“你说要传承中医文化,但如果遇到不信中医的家属,你怎么办?”当评委问到了与你职业目前困境的相关问题是,我建议大家用“讲故事”的方式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进行回答,比如在实习时遇到一位脑卒中后偏瘫的阿叔,但他儿子坚持只用西医康复。于是我先用西医评估表展示他肌张力过高的问题,再提议尝试用中药熏蒸辅助放松——结果第一次治疗后就改善了夜间痉挛。

所以说,文化传承不是说服,而是用专业创造价值。当家属看到阿叔实实在在的进步时,就是最好的文化对话。


Q5:认为自己能在省赛中脱颖而出的核心亮点是什么?

其实我这个职业在比赛中与其他的职业相比,并不是那么高大上,而属于我们护理人的亮点莫过于“真实”: 

真需求:用前期比赛的调研数据证明中医照护技术的缺口; 

真温度:用图片、故事展示自己实实在在的实习实践经历; 

真路径:细化职业规划到“未来3年考取中医护理专科护士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等可落地的节点。

总之让你的这份职业规划“既有文化情怀,又有护理人的专业严谨”。


Q6:通过比赛,是否对自己的优势和待提升领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是的。我发现自己擅长将抽象的文化理念转化成具体的护理措施,比如将护理人文关怀在自己的实习经历中真实地体现出来;但短板是作为高水平护理人才,对照护政策的研究深度不够,比如没注意到新颁布的《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也没有将职业前景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结合。未来的比赛我将继续琢磨自己的短板处,就像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职业发展也需要情怀与理性的动态调整。


Q7:参赛经历对目前的实习/升学/就业规划产生了哪些实际影响?

职业规划比赛我从大二参加到研一,前前后后包括了实习阶段、升学阶段以及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规划。 

通过比赛,我逐渐清晰认识到自己对于护理这份行业的理解,从而确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这也是对我整个就业生涯的重要探索。

其次,参赛材料的撰写、PPT的制作、现场汇报对我个人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将我的优势自信的展示给他人,这项能力对于我的升学面试、参加其他比赛、以至于日常与他人的沟通,都有着良好的体现。


Q8:对师弟师妹的备赛建议和职业探索心得分享?

备赛建议: 

内容方面:材料一定要凸显出护理行业的温度!将你在社区的志愿经历、在实习医院的真实故事狠狠地展示出来;

材料方面:PPT要符合现代审美,要有条理、符合逻辑,着重参考评分标准,根据评分标准的思路进行PPT的内容分布; 

现场汇报:通过省赛的观摩学习会,我推荐大家可以在自己的汇报中准备一个“高光故事”,甚至可以转化为实物带到现场,比如中医护理相关的一些工具、手工作品等,既有文化符号又能体现动手能力。 

职业探索心得:

别怕理想看起来“太普通”。生活中常常有人说我们护理这个行业太平平无奇,但卫健委发布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里明确新增了“中医护理”重点任务。同时要记住:真正的职业规划不是追热门,而是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交叉点”。就像针灸的银针,找准督脉和现代护理体系的交汇处,才能刺中时代的穴位。


本期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衷心祝愿各位奋斗护理人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也希望大家在本期的分享中也有所收获。下一期将会有在中南大学的师兄师姐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想,敬请期待。